投资福州

福州新闻网 >> 投资福州 >> 投资福州 >> 招商经验

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一线招商实战总结:招商引资6大实用方法论!

来源:招商引资内参  发布时间:2017-09-14 09:56:55  

  二、关于招商引资,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这样说!

  1、传统产业园区发展模式必须改!

  目前,成都正处于产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重新审视传统产业园区发展模式,以建设产业新城为目标,以区域集中、产业集群、开发集约为方向,引导不同区域的专业化产业集聚,带动研究创新力量和服务体系集聚,促进产业上下游和协作关联企业,通过共享、匹配、融合形成若干微观生态链,集成构建为产业生态圈,推动产业园区从单一的生产型园区经济,向生产、服务、消费等多功能的城市型经济转型。

  按照园区城市总体规划、产业招商指导目录、园区设计规划导则、产业引导政务政策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五位一体”管理体制,在全市统筹布局建设66个主导产业明确、专业分工合理、差异发展鲜明的产业功能区,加快建设产业活力强劲、城市品质高端、服务功能完备的现代化城市新区。

  要充分利用存量资源,以市场化方式推进产业园区“二次开发”,合理确定园区空间布局和主导产业,鼓励产业向专业园区集中,引导不符合园区定位产业向外转移,原则上每个园区只确定1个主导产业。

  一要聚焦集群成链,提升产业配套率、产教研关联度和行业聚合力,推动产业链垂直整合。

  要聚焦功能配套,着眼前瞻性技术、市场消费潜力和未来发展趋势加快功能布局调整,推进园区发展转型,完善行业服务、公共服务、生产服务等功能设施,推动优质资源集聚;

  要聚焦产城融合,科学优化新城设计,大力推进载体建设,打造功能配套完善、彰显文化风貌、体现生态宜居的产业新城。

  二要培育产业生态圈发展优势,重塑产业生态体系,不断提升城市竞争力。

  要坚定战略目标,加大对产业发展趋势、战略布局、竞争态势、龙头企业、新兴技术的跟踪研究,选择市场前景广阔、带动系数较高、符合成都资源禀赋的产业领域,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

  要增强外溢能力,准确把握市场需求的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服务化转变,加强对未来消费方向、形态、方式的深度研究,进一步延伸产业生态链、扩展产业生态圈,在新一轮城市竞争中抢占市场;

  要培育比较优势,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和价值链高端环节集中发力,在新一轮转型发展中抢占高端。

  三要转变产业生态圈招商理念,释放投资促进效益,不断提升发展吸引力。

  要创新生态圈招商模式,围绕产业园区、领军企业和关键要素抓招商,推动生态圈不断做大做强;

  要提升专业化招商能力,切实增强项目合作洽谈、资源要素招引和招商团队协作配合能力;

  要建立常态化招商机制,完善专班制度,组建专项小组,培育专门力量。

  四要创新产业生态圈政策保障,改善市场营商环境,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

  要增强政策服务的适用性,以服务产业生态圈需求为导向,以构建产业生态、人文生态、“云”服务生态为目标,推进政策的系统集成和创新;

  要提升政策服务的及时性,深入研究行业政策演变趋势,加大中央、省有关支持扶持政策的落实力度,让企业有获得感;

  要强化政策服务的便捷性,加快建立招商云网和产业生态建设联盟网,推动以云网为平台的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提高产业生态圈的竞争力。

  2、为成都勾划产业发展重点!

  黄金时代在我们面前而不是身后,当代中国正经历着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责任在肩,时不我待。

  必须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增强西部经济中心功能。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脊梁,具有“一业兴、百业兴”的乘数效应。有关研究表明,制造业每投入1美元带动经济增长1.8美元,每产出1美元带动其他领域产出3.6美元,在三次产业中处于核心地位。

  二产业占比是否突破50%是评判一个城市工业化是否充分发育的重要标志。上海二产业占比最高达到77%,并且占比超过50%的时间长达20年,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而成都二产业占比在2012年达到46%的峰值,2013、2014年连续两年保持45%以上占比后,即呈下降趋势,从未超过50%的“分水岭”。

  建设西部经济中心,必须以先进制造业为牵引,加快工业化进程,力争到2022年制造业规模突破2万亿元,先进制造业占工业比重达50%以上,建成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城市。

  重点支持电子信息、汽车制造、食品饮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五大支柱产业提升能级,大力支持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五大优势产业领先发展、规模发展,超前布局人工智能、精准医疗、虚拟现实、传感控制、增材制造等未来产业,抢占行业发展制高点。

  必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服务业,增强西部科技中心功能。

  从全国范围看,成都科教资源富集、科研实力雄厚、创新能力不弱,但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仅为深圳的43%,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仅为深圳的26%。根本原因在于高新技术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市场机制缺乏活力。

  当前需要形成共识的是:创新是新一轮发展的源动力,大学和科研院所是创新能力的源头,企业是决定创新成果转化的关键。

  因此,政学研产用要形成战略同盟和利益共同体,共同构建贯通创新链、融入产业链、对接资本链的高新技术服务体系,促进创新资源集聚运用和创新成果转化,打造高新技术服务机构汇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效、技术交易市场活跃的西部科技中心。

  必须大力发展现代金融服务业,增强西部金融中心功能。

  2016年成都金融业增加值1386亿元,占GDP的11.4%;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3.4万亿元、2.7万亿元;在“中国金融中心指数”排名中居第五位,在“中国城市吸金能力”排名中居第三位。

  当前,成都金融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是:金融资源优势未充分转化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金融要素市场不活跃;新业态发育不足,创新能力不强;企业运用资本市场的方式单一,直接融资比例较低。要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一手抓金融服务业做强做大,一手抓金融服务能力创新提升。

  必须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增强西部文创中心功能。

  当今世界已进入文化全球化时代,城市的竞争高度往往由城市文化的创造力传播力决定。杭州2016年文创产业增加值达2541亿元,占GDP的21%,成都两项指标均不到其1/4。

  要以杭州为标杆,按照“集群发展、跨界融合、品牌引领”思路,推动天府文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大力提升文创的行业首位度、产业融合度、品牌美誉度和国际知名度,力争2022年文创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2%。

  必须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增强西部对外交往中心功能。

  要打开大门搞建设,让新鲜空气进来,让新生力量进来。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成都从内陆腹地变为面向泛欧泛亚的开放前沿,成为距离欧洲最近的国家中心城市,到法兰克福只需10小时,比京沪广深少2小时。必须主动运用国家新一轮开放战略,坚持“更全面、更深入、更务实”的新开放观,全方位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必须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增强国际综合交通通信枢纽功能。

  历史上的“蜀道难”,主要是行路难,但随着现代交通的发展,“难”的内涵已演变成了货物集疏难、要素流动难。2016年成都每万元GDP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550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比武汉、深圳分别高9.2%、18.9%。

  要正视差距、追赶超越,着眼建设国际性的生产要素配送中心、信息资源交流中心和物流集散中心,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提升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着力打造“一带一路”最具影响力的供应链枢纽城市。

  3、政府服务企业,必须做到“三有精神”!

  为企业服务要秉持“三到精神”,既要“不叫不到”,减少对企业微观经营活动的干预和影响;又要“随叫随到”,对企业提出的问题报告一次、责任到人、限期解决;更要“服务周到”,想企业之所想、谋企业之所盼,做到无微不至、关怀备至。科学家、企业家、创新型人才是城市最为宝贵的战略资源,要秉持“亲”“清”理念,主动交朋友、搞服务、解难题。

  产业政策是政府运用“有形之手”弥补“市场失灵”的重要工具。要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加强政策的系统集成和实质创新,系统梳理和评估前期产业政策,稳定有效政策、调整无效政策,市级层面侧重加强要素市场和营商环境政策体系建设,定期发布产业发展白皮书,形成鲜明产业发展导向;区(市)县侧重出台引导产业集群发展的激励政策,着力突出差异化发展,有效引导企业行为。要坚持以战略目标为导向,强化政策引导和要素配置,支持优质资源向优先产业和优秀企业倾斜。要坚持以共建共享为导向,提高运用市场资源和公共资源招大引强、做大做强的能力。

  要跟踪时代变化,提升经济工作的战略性、前瞻性和专业性。坚决摒弃“惯性、惰性、任性”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善于用新发展理念和专业化视角思考问题、谋划工作。要克服官僚习气和大而化之的经济工作方法,改革内部运行机制,因事设岗、以岗择人、人岗相适,注重配强专业化班子,大胆选用专业化干部,确保专业干部覆盖每个地区和部门的关键岗位。

  要聚焦问题整改,提升立改立行的坚定性、责任性和时效性。反映问题、发现问题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各区(市)县要主动认领,拿出能办先办、能支持全力支持的态度,尽快化解一批矛盾、解决一批问题。各级党员干部要养成雷厉风行的行为习惯,做到眼中有问题、脑中有思路、肩上有担当,不能常“作秀”、总“许愿”,真正把服务企业、解决问题抓紧抓实。针对企业长期存在的遗留问题,不能习以为常、束手无策,更不能“新官不理旧账”,严格落实“销号”责任制,集中时间和力量为历史遗留问题“划句号”。

  要发展天府文化,形成尊重人才、崇尚创新、支持创业的时代风尚。塑造创新创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公益的城市形象,绝不是就文化论文化,而是要培育一种城市气质、养成一种思维方式、形成一种时代风尚,让千千万万的青年学子慕名而来,在成都求学、创业、扎根,成为一名新成都人;就是要让千千万万企业家放心投资创业,以成都为人生福地、安居乐土;就是要让千千万万科技工作者成就梦想、建功立业;就是要让每一位来蓉创新创业、投资兴业的新成都人,受到社会尊重、得到城市礼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