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福州专精特新企业:专注小赛道 跑出大比分
从造零件到“拼房子”,数字赋能让上万块模板实现又快又准地拼装;专用加密即时通信系统犹如顶级“通信防弹车”,避免国家级黑客的入侵与威胁;时速超50公里的运动物体快速通过,扫码设备依然能捕捉到上面的二维码,并精准识别……这些独门绝技都出自福州的专精特新企业。
近年来,在科学的顶层设计和一系列配套政策支持下,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在福州拔节生长。什么是其立身之本?如何实现超越?未来走向何方?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北卡科技创始人陈明志(右)带领的团队研发出全球领先的加密通信系统。记者 池远 摄
从“制造”到“智造”
如果有一套上万块的积木,你会如何又准又快地完成拼装?
建筑领域常用的铝合金模板架,就像一套大型积木。落户于福州高新区的福建省南铝结构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提供铝合金模板解决方案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它给出了自己在这一领域的专业解答。
建设一栋楼所需模板材料,多则上万块,少则几千块,有标准模板,也有异形模板,根据图纸将成千上万块模板拼装起来,繁复程度可想而知。“以前,从铝模板的预拼装到最后打包出厂,至少需要花费两个星期的时间。”南铝结构公司总经理孙杰浴说。
现在,随着数字技术的运用,“预拼装”变成了“虚拟拼装”,且这一步骤在设计环节就已解决。“我们自主开发了三维智能BIM(建筑信息模型)设计软件,建立了1∶1模型配置铝合金模板,对每块模板自动编号,就能实现智能设计、智能拼装。”南铝结构公司技术中心经理助理陈青海介绍说,在此之前多数公司在设计阶段用的是二维软件,需要大量的空间想象,设计周期要15天左右,还容易出错,最终还需实地预拼装来验证。“现在只要7天就能完成设计,进入生产环节。”
在南铝结构公司的办公楼内,设计完成后一键导出的生产单、免拼打包单以及加工图等信息,传到近百公里外的罗源县生产基地,生产部门就能“按图索骥”。
该公司生产车间的铝合金模板智能自动化生产线上,在轰鸣的机械加工声和飞溅的焊接火花中,工程师紧盯显示屏上的参数,监测生产运行情况。“我们的铝合金模板智能自动化生产线,实现以机代工、全自动化作业,不仅能节省人力成本,质量合格率也提升至99.9%以上。”孙杰浴介绍说。
从铝模板产品设计到生产,再到打包出厂,全过程实现数字化后,原本60天的工期,现在只需20天。“通过全流程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实现精细化管理,最后显著推进了降本增效。”孙杰浴说。
数字化浪潮日新月异,不断为制造业注入智能、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澎湃动力。与南铝结构公司有着相同选择的一批又一批福州专精特新企业,正加“数”前进,追求卓越品质,引领着行业迈向更有活力、更加高效的未来。
从“跟跑”到“领跑”
网络战不是科幻片里幻想的未来,而是当下已经面临的课题。如果没有筑起坚不可破的盾牌,当国家安全面临威胁时,我们将处于被动状态。
怀揣着“让通信数据穿上铠甲 守护国家与国防通信安全”的梦想,国家级重大人才计划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陈明志在福州创办了北卡科技有限公司。
2014年,彼时的北卡科技刚落户福州高新区,周边配套还不齐全。在这样的环境下,北卡科技团队克服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自主研发出专用加密即时通信系统——“北卡加密通信系统”,这一系统被誉为顶级的“通信防弹车”,可全球部署,避免国家级黑客的入侵与威胁,在重大安全“打靶”比赛中屡屡夺冠。该系统是国内首个获得安全通信资质大满贯的安全通信产品,已获得国家多部门权威检测与认证,各项性能均处于全球领先水平。
“科技研发的投入始终占据公司成本的‘大头’。”陈明志说,公司坚持以科技创新赋能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拥有一支由4名博士领衔的技术与管理团队,科研人员占比超过67%。目前,公司多项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依托“加密音视频”“私有安全通信协议”“图像隐写”等核心技术,打造出拥有百余项专利支撑的自主可控的安全通信产品,成为这个领域的领跑者,打响了中国安全通信品牌。
练出一身真本事,再上擂台比试,心中自然不怵,且招招有术。在采访中,记者听到了不少专精特新企业从“跟跑”到“超越”的故事。
钛白粉是世界上性能最好的一种白色颜料,高端氯化钛白产品制备工艺等一度为国外企业垄断。为打破技术壁垒,福建坤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始了氯化钛白的研发。坤彩科技董事长谢秉坤介绍,坤彩科技从小试、中试到大试,经历了数年时间。这个过程中,身边的质疑声一直不断。
“国内的行业老大都做不出来,你们怎么就敢挑战?”“外国探索了十几年也没达到真正的产业化,你们这个技术根本就行不通。”……对于这些杂音,谢秉坤心无旁骛。他坚信,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代价,才能获得更大的成果。
功夫不负有心人!坤彩科技历经13年艰苦攻关,耗资30多亿元,在全球首创萃取法氯化钛白工艺,颠覆了钛白粉行业100多年的工艺路线,获得了首套工艺技术认证和10多项国内外发明专利,突破了国外对高端氯化法钛白粉技术的封锁和垄断。
如何实现从“跟跑”到“领跑”?自主研发!在榕城大地,一批又一批逐“新”攀“高”的企业,或开辟一条新赛道,或在传统赛道上闯出一条新路,练就独门绝技。
以“多变”应“万变”
持续性高研发投入,是专精特新企业的共性;打造紧贴市场需求的过硬产品,是它们领跑细分赛道的“秘籍”。
饭店里,“扫一扫”即可快捷支付;超市里,“嘀一嘀”实现商品溯源;大楼里,“刷一刷”完成人脸签到……高效识读技术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福建新大陆自动识别技术有限公司对此厥功至伟。
随着应用场景的增多,对技术的要求越来越复杂。新大陆此前一直深耕商用领域,近年来瞄准了亟待开拓的工业领域新蓝海。
“针对复杂工业条码解码的需求,我们开发了全新解码算法,在模块错位、油墨扩散、笔迹污损、部分覆盖、材质反光等低质量解码环境下,我们的扫码设备也能快速精准读码。”福建新大陆自动识别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供应链中心总经理林建华说,这些技术已经在多个领域实现广泛应用。例如,快递员手上常见的PDA扫描枪、医院里的医疗扫码器,新能源制造、汽车零部件生产等工业领域的生产管理可追溯流程等,都有扫码技术的身影。
依托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条码核心技术和芯片设计技术,新大陆的产品已在工业生产的多个领域,实现了国产替代进口,产品服务网络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同样把握市场“脉搏”,在精细产品上下功夫的,还有芯片领域的专精特新企业。
从做复读机芯片起家,到MP4、平板电脑芯片,再到智慧物联以及人工智能芯片领域……瑞芯微经过20多年的发展,凭借自主创新以及在产业方面的专注,一直保持着超前的产品布局,不断提升全球影响力与产品竞争力。
瑞芯微副总经理、财务总监王海闽说:“产品要解决问题才能有生命力。新产业领域不断更新对应用处理器芯片的性能与技术要求,消费终端产品迭代快,芯片生命周期短,我们持续高强度投入,完善解决方案,积累经验,抢占市场。”
放眼福州,越来越多的专精特新企业,凭借独门绝技和“配套专家”,把住市场“脉搏”,弥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技术短板,在小赛道上不断跑出大比分,迸发出巨大的发展能量,成为福州制造业的活力所在,引领着福州制造的转型升级。(记者 颜澜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