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福州

福州新闻网 >> 投资福州 >> 走进福州 >> 经济发展

小山村奏响致富“三部曲”:砖厂→菇房→食品厂

来源:福州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8-05-08 09:16:01  

小山村奏响致富“三部曲”:砖厂→菇房→食品厂

  三山村鳞次栉比的小洋楼。

  福州日报记者 余少林 文/摄

  7日,记者走进长乐罗联乡三山村,映入眼帘的是鳞次栉比的小洋楼、干净整洁的村道和郁郁葱葱的大树。很难想象,此前,三山村曾是另外一番景象,村貌脏乱差,村民收入低。为打破制约发展的瓶颈,三山村把废弃砖厂改造成菇房,助村民脱贫致富。如今,为适应市场的新变化,三山村又改造菇房,引进食品厂,带动农民致富。

  三山村坐落在罗联笔架山下,全村人口986人。“人少地少,发展特色种植产业是一条出路。”三山村村支书陈仁忠告诉记者,2000年之前,农民以种田为主,收入很低,村里引进砖厂给村里带来些收入,但后因原材料供应和效益问题倒闭,村委会一直寻思着将其好好利用起来。在考察完鹤上镇蘑菇种植场后,大家有了主意,决定变废为宝,改造废弃砖厂,种植白色双孢菇,建设食用菌培植基地。

  村干部先试先行,到鹤上镇进一步学习种植技术,并多次联系农村信用社资金扶持,再加上村扶贫资金,争取到首批10多万元资金,建起了2万平方米标准蘑菇房。“2001年~2002年,一栋菇房一年可净赚6万多元,种菇收入比种水稻翻了好几倍,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随后几年不断有村民要求加入种植队伍。不少人没有启动资金,就靠贷款起家,如今都建起了小洋房。”陈仁忠说。

  据介绍,当时共有20户村民参与种植,菇房面积不断扩大,发展到60座30万平方米。2011年~2014年,一座菇房一年可净赚4万多元,有的村民拥有10座菇房,一年就是40多万元收入。另外,在采收高峰期,每天要雇用200多个工人,本村村民无论男女老少齐上阵,2015年日工资已经达到150元,一年发放工资100多万元,三山村村民很快走上共同致富路。

  在村干部的倡导下,2005年“长乐市罗联乡三山食用菌协会”成立,所有种植户都是协会会员。协会又成立了党支部,以指导协会工作,并提供一条龙服务,保证菇农利益最大化。

  村干部林木森兼任食用菌协会党支部书记,“土地优惠提供,技术免费培训,资金帮忙贷款,统一采购、销售。”林木森告诉记者,蘑菇所需的原材料要从外地运来,统购有价格优势,协会或村干部作担保,不用菇农预付款,等统一销售后,再由协会来统一支付,大大方便了菇农,减轻了菇农负担。

  陈仁根是三山村计生户,2008年和2009年,长乐农村信用社各贴息2万元,帮他租了4座菇房。2012年,他家就顺利建起了三层半楼房。陈振官、陈兆官等都是该村食用菌行业的受益者,不到2年就实现脱贫。

  近年来,随着蘑菇种植行业越来越专业化,市场竞争激烈,三山村的蘑菇种植业也受到影响。“为适应市场的这种变化,我们引进有实力的公司做食品生产加工。”村干部考察了本村企业家陈玉灼开办的位于闽侯的食品厂后,决定引进该项目,改造菇房,进行资源再利用,促进三山村农业与食品产业的综合发展。在村委的推动下,食品厂将于9月份建成投产,届时,将盘活资产、消化本地蔬菜、带动农民致富、增加税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