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福州

福州新闻网 >> 投资福州 >> 榕城要闻

​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在福州持续引起强烈反响

来源:福州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1-03-29 16:26:53  

  加快乡村振兴

  推进“科特派”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的在福建考察时指出,要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立足农业资源多样性和气候适宜优势,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为福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心剂”。

  27日上午,福清市一都镇乡村振兴馆举行了一场别具一格的品鉴会,当地引进种植的多个枇杷新品种精彩亮相,最终评出枇杷“状元”——“白早钟8号”。

  “今年的白肉新品种甜度更高,口味更浓郁,市场价至少是传统品种的3倍,我们的收入也会越来越高。”枇杷种植大户黄钟奇兴奋地说。

  看到“一都枇杷”品牌越来越响、产业越做越红火,一都镇党委书记俞强也干劲十足:“我们将按照习总书记要求,继续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推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要靠科技深度发展。20年前,“科特派”制度就在习近平同志同南平当地的一次对话中扎下了根。这次考察期间,习总书记强调,要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让广大科技特派员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

  “一都枇杷产业和乡村振兴能有今天的成绩,离不开‘科特派’郑首席这些年的潜心研发和手把手指导。”俞强口中的“郑首席”,是我国龙眼枇杷学科领军人才、来自省农科院的科技特派员郑少泉。3年前。他应邀加入一都“枇杷军团”,开启“点对点”的科技帮扶模式。去年春节,他在一都住了整整一周,手把手指导白肉枇杷新品种的嫁接。在他的团队定期上门指导下,一都枇杷按下品种升级的“快进键”。

  “习总书记这次来福建,对我们‘科特派’给予充分肯定,我感到十分自豪。”郑少泉表示,将认真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扎根一线、潜心研究,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

  如今,分布在福州乡野大地上的科技特派员已成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动能”。

  在福建省星源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猪养殖场内,养殖人员难得一见,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摄像头。“智能技术可以自动清点生猪数量,将精确度提高到98%,生猪体重也可通过AI技术计算得出,掌握出栏最佳时间,帮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负责帮扶该企业的科技特派员吴飞龙说。

  吴飞龙是省农科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十几年来都“泡”在企业里。“我们一定牢记习总书记嘱托,让科学研究服务基层。”吴飞龙说,目前,省农业院和企业共建的星源现代循环农业产业研究院将科技研发的重心放在企业端,由企业共同参与设立研究课题和方向,让科研更“接地气”、更充分地服务企业。

  坚持立德树人

  培养应用人才

  “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青年一代责任在肩”“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应用技术型办学方向,适应社会需要设置专业、打好基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福州教育工作者铭记于心。

  福州三中滨海校区副校长陈原表示:“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让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们深受鼓舞。我们会继续挖掘传统文化、特别是闽都文化中的积极因素,用沉淀在身边的深厚文化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做好立德树人的教育工作。”

  高校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坚强阵地。28日,闽江学院组织学生来到省革命历史纪念馆,为学生们重温红色记忆,引导他们“学史崇德”。“我们积极开展多形式的党史学习教育,让学生们树立起远大理想,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闽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陈东说。

  牢记“老校长”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闽江学院还“坚持应用技术型办学方向,适应社会需要设置专业、打好基础”,深化产教融合,提升科技创新供给能力。

  一直以来,闽江学院计算机与控制学院教授李佐勇和同事们将企业行业的需求、标准融入课程体系,增强教学内容的应用性。

  “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师,我深切体会到习校长当年提出的‘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办学理念的内涵之丰富、思想之深刻。” 李佐勇表示,将继续践行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努力打造一流课程、一流专业,引导学生参加科研兴趣小组,带领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企业生产现实案例等,努力为福州乃至福建的建设贡献力量。

  眼下,一批公办幼儿园、义务教育学校和高中正在建设。持续加大的学校新改扩建力度,为福州发展播撒希望的种子。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福州持续推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今年计划增加义务教育学位1.8万个,通过集团化办学、委托管理等方式扩大优质资源辐射面。同时,推动福建职教城建设,建设一批服务区域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和转型升级产业发展的特色专业群,优化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