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福州

福州新闻网 >> 投资福州 >> 榕城要闻

福州自然资源大数据应用取得新进展

来源:福州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9-05-15 14:43:33  

  福州日报记者 阮冠达

  2017年7月,全国首个国土资源大数据应用中心正式落户福州,着力探索国土资源大数据的应用方向。去年9月,中科院国家遥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企业成立的“互联网+空间智能”实验室在福州挂牌,为全国国土资源系统的应用提供了宝贵的示范。今年以来,国土资源大数据的应用又取得了哪些成果?近日,记者走进市国土资源大数据应用中心,了解最新技术与自然资源工作结合的最新进展。

  “一张图”更厚实 重点项目一目了然

  去年6月,依托全新的应用中心,我市国土资源大数据的首批应用之一:自然资源信息平台正式上线,涵盖自然资源工作方方面面的八大平台也随之面世。国土资源项目监管与服务平台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早在去年,该平台的前身审批监管系统就已问世。”中心主任何贞健介绍,市国土部门的办公室内,早早便配备了一块大屏幕,以随时了解全市各重点项目用地详细信息和最新进展情况,项目预审、报批、供地、批后监管等各用地环节的数据、图片一目了然,实现了全过程的实时跟踪管理。

  经历了一年的发展,监管与服务平台也有了新的突破,由原先对内部审批流程的监督,转向了对外界用地情况的监督。“现在,通过原有的大屏幕不仅可以看到项目的审批过程,还能对批后的进展情况进行监督。”项目负责人表示,在全新的系统界面上,各类批而未供,供而未建的土地一目了然。去年以来,全市清理批而未供土地面积2.67万亩,土地集约节约化利用得到了有效保障。

  三江口项目,首批安置型商品房,洋洽旧屋区改造……多块重点项目也成为了平台的服务对象。大项目任务分工复杂,工作人员难以实时监督项目进展,监管与服务平台便将各重点项目的进展纳入监测范围,对进度偏慢的项目实时向上反馈;对于程序复杂的项目,平台也推出双提醒功能,在关键时间节点提示双方经办抓紧对接,保证项目顺利进行。

  “天眼”更智能 执法省心又安心

  北峰山区上的基本农田,是我市重点监控的基本农田之一。由于交通不便,执法队员们在农田周围安装了摄像头,从而通过手机实时观察农田画面。而在全新的执法监察综合平台的帮助下,全新的执法方式已初现成效。

  “运用大数据带来的图像识别技术,我们正在研究对摄像头传回的图像进行自动判定。”项目负责人介绍,加入自动判定功能后,系统会自动将传回的图像与正常的照片进行比对,识别侵占农田的情形。一旦发现异常,便会自动通知执法队员,从而免去队员监视摄像头的麻烦。“目前,识别成功率已达到70%以上,待达到90%以上时,便可正式投入使用。”

  在何贞健的眼中,图像识别技术所能做的远远不止于此。“现在还只能对图像进行识别,等完成识别,破坏行为往往已经发生。未来,我们还将增加对动作的识别,一有破坏基本农田的行为便立刻发出警报,将其掐灭于源头。同时着力将图像识别技术推广到卫片督察的领域,有朝一日,以自动识别代替人工识别。”

  办事更方便 “只跑一趟”有保障

  “以前办事,又查资料又找文件,来来回回好几趟,现在坐在家里申请,等办好了再去拿,真的是方便多了。”在刚刚结束的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上,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所展出的几台办事机器,博得了观展群众对于“只用跑一趟”的交口称赞。事实上,简便的办事流程,同样离不开大数据技术的广泛运用。

  “得益于全新开发的不动产登记与交易一体化平台,我们实现了从外网提交到内网办理的无缝对接。”项目负责人介绍,过去,市民的资料往往分散在各个部门手中,办事人员需要一遍一遍地上门提取。而通过平台整合数据之后,经办人员即可实现数据的实时调取,极大地提高了办事效率。“可以说,各种‘只用跑一趟’,‘一趟不用跑’的便民服务,与平台的居中对接不无关系。”

  除此之外,一体化平台还增加了房地产交易管理相关业务,包括开发企业、开发项目、楼盘表备案及预售许可补入等通过登记系统发起业务,将商品房数据推送至一体化平台公开使用。在等级系统中做的预查封、在线工程抵押等业务的状态信息,也会实时更新并推送至对应的楼盘单元中,避免了一房多卖,错签漏签的情况发生。